网络时代有网络病,而在网络时代乘风而起的自媒体人也不免患上职业病。从现在来看,尽管自媒体致富的路途不算宽阔,但由于自媒体而“致郁”的大门却是常翻开。
很多人凭仗一腔热心参加到自媒体创业的浪潮中,但很快就被瞬息万变的注意力风向和左右互搏的言论场奋斗“打”得眼花缭乱、头昏脑涨。即使作业昼夜无休,也不时忧虑自己储藏缺乏、更新不快,追不上技术进步、途径更迭、方式革新的脚步……长时刻“追风”的作业节奏,怎能不让人“致郁”?
自媒体考究“注意力经济”,在努力争取更多重视的过程中,屡次把本身抛上言论的风口浪尖。“名”是一把双刃剑,伴跟着粉丝和重视度而来的,还有攻讦、谩骂以及分辩不清的误解。很多人并不习惯这种生活在争持和争议中的感觉,更无法承受永无休止的争辩和难以停息的怨怒,如此往复,怎能不让人“致郁”?
最成功的自媒体人,具有远远超出自己实力、底蕴和能量的粉丝群和影响力。在外界看来,这便是他们呼风唤雨的依仗,但他们却难以粉饰自己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惊骇。戏弄话术、开释烟雾、掌控言论的人终将被不属于自己的力气所反噬,而即使没有作恶的初衷,谁又能确保自己的每句话、每次发言和每个定论都满足中立、清醒、睿智而毫无错误?分明仅仅普通人披挂上阵,却拿到了大力士所用的重剑,每次挥起都倍感费劲,忧虑误伤别人,更忧虑误伤自己。这般成果,怎能不让人“致郁”?
归根到底,只把自媒体作为创业手法、营收途径、成名之路的人,或许可以在互联网商业的蛋糕上分得一块可口的奶油,却很难“其立论一秉公平,其存心务期诚正”,一些自媒体往往无法善用言论力气,难以承当媒体的社会职责。自媒体人的“致郁”窘境,是新事物“粗野成长”周期里简直一定会遭受的对未来的苍茫,而本质上则是自媒体运营者个人能力所及和保护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之间的对立。
公共媒体和商业媒体可以各行其是。但因商业利益而生、借言论之力而起的自媒体,真可以抛弃其中之一吗?假如本身没有坚决态度、行为没有规律标准、发展方向没有方针引导,自媒体人只能长时刻郁闷下去。就像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前浪,跟着时刻消逝、空气蒸腾,连最终一丝存在过的痕迹也渐渐消逝……